杠杠滴!央行重磅報告釋放信號!
[摘要] 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,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
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報告顯示,2021年末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2.5%,比上年末低7.7個百分點,已連續5個季度下降,穩杠桿取得顯著成效。預計隨著經濟進一步恢復發展、內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,2022年我國宏觀杠桿率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。
央行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,2021年末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為153.7%,比上年末低8個百分點;住戶部門杠桿率為72.2%,比上年末低0.4個百分點;政府部門杠桿率為46.6%,比上年末高0.7個百分點。
關于房地產方面:
一、2021年,全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。12月,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住宅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.0%和1.0%,漲幅較上年分別低1.7個和1.1個百分點。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.9%,兩年平均增長2.3%;銷售額同比增長4.8%,兩年平均增長6.7%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.4%,兩年平均增長5.7%;其中,住宅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.4%,兩年平均增長7.0%,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5.3%。

二、房地產貸款增速總體平穩。2021年末,全國主要金融機構(含外資)房地產貸款余額52.2萬億元,同比增長7.9%,增速較上年末低3.7個百分點。其中,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.3萬億元,同比增長11.3%,增速較上年末低7.7個百分點。
央行相關人士分析稱,宏觀政策有力、有度、有效,以可控的債務增量穩住了經濟基本盤。從兩年平均看,2020年、2021年廣義貨幣(M2)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9.5%和11.8%,同兩年平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。得益于此,我國非金融部門債務增長相對克制、可控,2021年總債務余額同比增長9.7%,增速較上年末低2.7個百分點,處于歷史較低水平。
《報告》認為,我國宏觀杠桿率穩中有降,為未來金融體系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創造了空間;同時我國疫情防控形勢良好,經濟增長韌性不斷增強,也為未來繼續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創造了條件。
不用房地產刺激經濟
隨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的下調和部分地區房價的下跌,2022年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有望出現下降。
最新數據顯示,1月房地產貸款投放迎來“開門紅”,新增約6000億元,新增規模在去年四季度增長基礎上進一步提升,較去年四季度月均水平多增約3000億元,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多增約2000億元,個人住房貸款多增約1000億元,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融資活動持續改善。
去年以來,房地產銷售、購地、融資等活動逐步回歸常態。雖然金融管理部門在向市場傳遞糾偏信號的同時,不斷強調“房住不炒”,但仍有投資者寄希望樓市重走老路。
本次《報告》強調,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定位,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,堅持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,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,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,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,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,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。
與第三季度報告相比,第四季度報告刪除了“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、一致性、穩定性”,增加了“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,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”。